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西安隆基:坚守单晶硅成就行业龙头

    1990年6月21日,定格在这一天的合影照片,见证了兰州大学90届物理系129名学生的毕业时刻。和所有的大学毕业生一样,短暂的四年相伴后,他们走出校园,从这一共同起点出发,他们选择并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道。  45岁的李振国依然清晰地记得,20多年前在学校中心花园里仰望江隆基老校长塑像的那个下午,这是兰大86级学生集体的入学教育。虽无缘谋面,但是老校长的事迹和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青年。“今后出去做企业就要取名叫隆基”。他们在塑像前面约定。  怀着满腔热情,以老校长严谨治学的精神办企业,青年时代的梦想最终变为现实。1993年,张承臣和其他四位同学一起在抚顺创办了抚顺隆基(现为沈阳隆基),致力于磁应用领域的研发和拓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磁性装备供应商。7年之后,李振国在单晶硅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后,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企业——西安隆基。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商。  似乎是另一个版本的中国合伙人故事。钟宝申、李文学、李春安、张长江、陈红、马炳仁,这些曾在兰大读书的同门,毕业十余年后,均告别了各自不同的事业,重新汇聚在李振国一手打造的单晶帝国中。  “可能是一种宿命感”,马炳仁说他们这些同学都觉得,李振国的厉害就在于能够数十年坚持只做一件事,把这件事不断做大做好。

  从客户端价值出发 选择单晶路线

  对于在光伏圈子里浮浮沉沉的企业来说,近十年的光景,他们已经经历了一个产业从萌芽到发展的几乎完整的生命周期。时间倒回8年前,在那个还是“拥硅为王”的时代,光伏,作为全球新兴行业,开始在中国民营经济中萌芽。施正荣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纷纷回国,开始打造属于他们各自的光伏帝国。  当时,李振国的隆基还是一个只有十几台单晶炉的小厂。对那些走在前面的巨头,只能望其项背。2006年,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的战略布局。选择什么样的路线?是否要继续单晶路线?还是和多数国内企业一样走上追逐多晶硅的大潮?他认识到这是关系到企业未来生死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他看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对这个行业深入的研究,以及对行业发展的预判能力上。  一年半的时间,李振国和他的团队无数次研讨碰撞,只在思考两个问题:选择什么技术路线?这个行业将处于什么竞争格局?  “光伏行业的服务本质是什么?”李振国和他的团队反反复复思考,最终得出结论:那应该是从最终客户的价值来考虑,也就是发电成本的降低。“由此我们对行业未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缜密的研究,分析了薄膜电池与晶硅电池未来对发电成本的影响,也分析了晶硅电池中单晶电池路线与多晶电池路线,同时还分析了我们使用的原料到底应该是采用物理提纯还是西门子法;在2009年的一季度,我们又增补了聚光电池(CPV)与晶硅电池的发展趋势比较,最后的结论是未来光伏发电的主流路线是单晶高效电池。”  也正是基于最终客户的价值这一出发点,隆基几年来一直坚持走单晶的技术路线。李振国说,具体来算一笔账:现在单晶硅片比多晶硅片贵2元钱,多晶硅片做成标准组件,高效多晶组件的功率是245瓦至255瓦,国内做的较好的单晶组件的功率能达成260瓦至270瓦,国外单晶电池制造商的水平要高一些,组件的主流功率是270瓦至280瓦,从国内看有15瓦的功率差。除硅片外,做成组件的其他成本是一样的。  目前国内单晶组件5元一瓦,15瓦功率差形成的组件价格差就是75元。一个组件是60片硅片组成,也就是每片节省了1.25元。接下来是组件安装,同样的10兆瓦的电站,用单晶组件的电站需要的人工、占地、电缆都会少,这在不同地区差距很大,中国的安装成本低,平均每瓦可以节省0.15-0.2元人民币(每片的功率是4.5瓦),但如果在欧洲、美国能节省0.06美元,在日本能节省差不多0.12美元。也就是说,虽然在硅片环节,单晶硅片比多晶硅片贵两元,但在电站建成之时,总成本已经等同了。  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发电环节。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实验对比之后发表了结论:同样功率的单晶电站比多晶电站多发5%-8%的电。而中电投在太阳能电站建设和发电实践中也得出结论,认为单晶电站相比多晶电站多发的电接近5%。  “这意味着所有电站投资降低了5%。这样算下来,发电的时候,已经为客户多创造了2元钱的价值。而如果达成发电性价比相同,单晶硅片每片可以多卖4元钱。”李振国说。  而目前,国内光伏电池市场比例是多晶硅占7成,单晶硅占3成。尽管在光伏领域,单晶硅尚不属主流,但今年年初薄膜光伏项目开发商龙头企业First Solar却收购了美国单晶硅新兴企业Tetra Sun,开始涉足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这一消息,无疑进一步印证了李振国早年对光伏领域发展趋势的判断。  “我坚信这个产业最终还是要走向价值回归,市场竞争最终会逼迫下游去改变。”李振国说,到时候下游企业就要去革自己的命。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隆基股份单晶硅片的非硅单位加工成本较2011年度下降了19.75%,而2013年第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又再次实现了11.9%的下降,已逼近多晶硅片的生产成本。

  抵制诱惑 专业化精耕细作

  在光伏行业,有着一条清晰而完整的产业链,主要涵盖包括硅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应用系统在内的5个产业链环节。选择“垂直一体化”还是“专业化”,一直是近年来光伏业内争论不休的最热话题。后者以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为代表,坚守产业链的一环,认为“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而前者则以英利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信奉全产业链模式能够带来成本的最低化。  行业内几次浮浮沉沉,曾有一段时间,垂直一体化的风潮似乎占了上峰。随着“拥硅为王”时代的终结,利润在各环节的分配逐渐理性化,英利、河北晶澳、常州天合光能等拥有垂直一体化优势的企业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回报。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风险,曾经专注于产业链某一环节的光伏企业纷纷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垂直一体化整合渐成趋势。  垂直一体化的选择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完全控制价值链,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最有效地管理原材料供应风险的方法,就是拥有生产所有原材料的能力。但随着多晶硅原材料价格的巨幅下跌,垂直整合的隐性成本也陡然上升,这种整合策略开始变得“得不偿失”。  而在李振国看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线不是短期利益的诱惑,而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建立在对这个行业深入的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上。  “我们当年在进行规模化生产布局时得出四点结论,”李振国回忆说,一是通过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将导致市场需求出现很大的增长,二是未来发电成本继续降低只能依赖电池效率的提高,因此单晶硅电池将会是未来光伏市场的主流,三是竞争格局的加剧凸显专业化才是唯一的出路,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将只会发展其优势环节,而放弃其劣势环节,四是未来2-3年,行业将出现整合的局面,优势企业将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份额,劣势企业会被淘汰出局。  李振国一直在强调他对这个行业的认识思路:“我倾向于把太阳能光伏产业定位于制造业,而不是高科技产业。除了产业链下游电站设计、建设以及并网运营能归属到能源业外,上游原材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都属于典型的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发展,必然遵循制造业的内在规律。”  此外,李振国认为,凡是人可以制造出的东西短缺是阶段性的,过剩将是一个常态,因此光伏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一定是一个充分并且完全的竞争局面,因此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将是这个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隆基股份在2006年进行规模化生产布7局的时候,就已经基本预判到上述情况的发生,我们沿着专业化以及单晶硅路线一直走到今天,通过在低电价地区布局生产基地以及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形成低于同行20%制造成本的优势,在主产业线链条上面扩张机会十分大,未来的业绩一定是有保障并且会持续增长的。”李振国说。  “今天看来,我们这种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今天已经有相当多的垂直一体化企业在逐步放弃他的劣势环节,我们已经开始与多个垂直一体化企业在硅片加工及供应环节展开实质性合作。硅片环节,现在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叫板说比隆基做得好。”李振国说,“我一直要努力的方向,就是让有硅片环节的光伏企业觉得这个环节已经成为他们的负担而不是优势。”

  人才是核心 降低成本保持竞争优势

  专注于当下,集中精力走好单晶路线的同时,李振国也不忘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说到底,硅片行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都与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密不可分。因此,李振国非常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和设备选型。  人,才是隆基最核心的竞争力。李振国非常清楚地认识这一点。他1990年从兰州大学半导体材料专业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拉单晶,这20多年来一直在这个行业里从事技术、业务及管理工作,对单晶生产的技术实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分清晰明了。  隆基股份技术团队有李振国这样的类似经历的人员超过10个,或者说在1990至1995年全国范围内毕业的大学生一直从事单晶及硅片产品技术生产的人才有1/4左右都在隆基。  “我们公司后期又引进了在充分竞争及精益化生产领域有经验的技术及管理人员,使公司不仅仅在技术深度上具备领先地位,而且还将这种技术与大规模的生产管控相结合,成为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李振国说。  在设备选型方面,李振国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据他介绍,隆基一直利用在行业内领先的研发水平,自行设计并且定制主要的生产设备,集现实的先进性与未来技术前瞻性接口于一体,使隆基在五、六年以前定制的设备到今天仍具有行业领先水平,而且这种分拆定制的方式也使这些设备在技术上有很好的保密性,在价格上比同类设备低40%的投资。  “由于我们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公司的拉棒加切片环节在加工成本方面比同行企业的平均水平要低很多,这中间有电价及电耗的降低作出的贡献,有相对高的成品率以及高性价比的生产设备作出的贡献,特殊的组合式砂浆回收技术也为成本的降低作出了贡献。这些成本的降低在前几年行业暴利时代不算什么,但今天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期,这些优势将会使我们十分从容地扩张产能。”李振国说。  《中国合伙人》上映的时候,李振国和妻子李喜燕一起去电影院观看。影片结束音乐响起的时候,李振国说,“我怎么没感觉我们当年创业的时候像他们这样苦啊?”“怎么没有啊?我都帮你记着呢。”李喜燕给他一一列举,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再次浮现在李振国的脑海中。  李振国感慨地说,1990年,我走出校门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华山半导体厂的车间里拉单晶,我这辈子差不多就干了这一件事。